說到地下管網,很多市民腦海中浮現的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:黑漆漆的地下巨大的管道、污水流通的聲音……然而,我市正在建設中的首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——東津新區(qū)白石街城市地下綜合管廊,不僅用途廣泛,而且寬敞美觀,管廊內甚至可以走人、跑車!
傳統(tǒng)的城市建設,供水、供電、供氣、供熱、通訊,都會在馬路兩邊鋪設,各種線路在城市空中打架。平時要檢修維修要挖開路面,非常浪費資源,影響城市運行效力。不僅對馬路造成“傷害”,也影響交通,被人們戲稱為“馬路拉鏈”。而地下綜合管廊正是解決重復在路上“開膛破肚”問題的好方法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又稱綜合管溝或共同溝,是將電力、通訊、排水等管線,集中設置在同一地下空間而形成的一種現代化、科學化、集約化的城市基礎設施。
白石街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全長4.75公里,目前大部分已經投入使用。東津新區(qū)規(guī)劃建設局工程師張飛武告訴記者,雖然地下管廊比凌空架設管線建設成本高,但使用年限可達100年,里邊不僅能走人,甚至還能走檢修的機動車輛。既避免了“馬路拉鏈”問題,也消除“城市蜘蛛網”現象。
東津新區(qū)白石街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成使用,為本市今后推廣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,起到了示范和引領作用。
來源:云上襄陽app
編輯:襄陽房協(xié)編輯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