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業(yè)有一個“十年輪回”的說法。隨著近年各國經濟的復蘇,不少主要國家央行以提高基準利率的方式開始回籠資金,而我國始終按兵未動,頻頻引發(fā)猜測。在央行多次強調會保持穩(wěn)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基調下,4月11日,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中一語“我們已經做好迎接貨幣政策收緊的準備”,再次引發(fā)市場熱議。
“做好準備”說法引猜測
4月11日,易綱在談及貨幣政策時表示,“現(xiàn)在主要的央行都開始收緊利率,開始退出擴張,進行縮表,我國也準備好了進行這樣的改變?!?/span>
審慎、穩(wěn)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已經延續(xù)很久,但“做好準備迎接貨幣政策收緊”這樣的說法再次牽動市場敏感的神經,這句話是否暗示我國有可能加息?
中國(香港)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分析稱,在美聯(lián)儲加息的背景下,由于美國經濟的強勢復蘇,為保證自己國家資金的流動性,大多非美國家必須去跟隨緊縮的貨幣政策?!拔覈P注的是如何兼顧國內經濟發(fā)展的同時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,從而做出相對審慎的應對?!蓖跫t英說道。
事實上,美聯(lián)儲從2015年底至今的6次加息,幾乎每次都會伴隨“中國央行是否跟隨加息”的猜測,但我國的政策利率始終沒有變動,而是以調整市場利率的方式代替。就在3月22日,美聯(lián)儲進行2018年第一次加息25個基點后,我國央行小幅上調了逆回購利率5個基點。此前,在2017年3月和12月美聯(lián)儲加息時,我國央行也未調整基準利率,而是以小幅上調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等利率的方式來替代。
十年寬松周期入尾聲
之所以市場會如此敏感,與貨幣政策的周期交替不無關系??v觀近十年來全球各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,2008年金融危機后,美聯(lián)儲、歐洲央行、日本央行、英國央行等主要發(fā)達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均采取了降息和以大規(guī)模資產購買為主要特征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。
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三輪QE,美聯(lián)儲資產負債表大規(guī)模擴容了3.938萬億美元;也有一些國家為了保證GDP的增長,采取了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措施,這也是“零利率俱樂部”的由來。我國為應對彼時的出口負增長、經濟硬著陸風險等,也啟動了“四萬億計劃”。
這一輪全球央行的大“放水”,在完成推動經濟平穩(wěn)的使命后漸入尾聲。標志性事件之一是2015年底美聯(lián)儲的加息。
2015年12月,美聯(lián)儲結束了零利率政策,開始逐步加息,至今已完成6次。同時,2016年以來,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回溫,主要經濟體的緊縮貨幣政策也形成了一種趨勢。2017年4月,歐洲央行開始減少購債規(guī)模,英國央行也于2017年11月啟動了十年來的首次加息。目前雖然日本并未采取實質性措施,但全球對日本如何退出擴張貨幣政策的關注度也在日益提高。不過與此同期,我國不但沒有加息,反而在2015-2016年初實施了多輪降準降息。
決定貨幣政策非單一因素
這與每個國家基本情況不同有關。業(yè)內人士普遍指出,決定貨幣政策的并非單一因素。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,一方面,貨幣政策還是根據(jù)國內宏觀經濟基本情況決定,以目前來看,我國經濟基本面保持平穩(wěn)向好,通貨膨脹水平整體可控,但由于金融去杠桿,杠桿率要保持合理區(qū)間,大基調要保持穩(wěn)健中性,使未來既保證機構投融資需要,也要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。市場利率則要保持靈活性和前瞻性,過程中政策利率要考慮到美聯(lián)儲的變化,采取相應的政策利率引導金融市場穩(wěn)定預期。
此外,從公開市場的角度來看,主要是利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,用不同期限搭配,做到削峰填谷,整體保持利率市場平穩(wěn),滿足企業(yè)融資成本。
對于我國目前是否有上調基準利率的考慮,易綱也明確表示,我國正繼續(xù)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。目前中國仍存在一些利率“雙軌制”,一是在存貸款方面仍有基準利率,二是貨幣市場利率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。目前我們已放開了存貸款利率的限制,也就是說商業(yè)銀行存貸款利率可根據(jù)基準利率上浮和下浮,根據(jù)商業(yè)銀行自身情況來決定真正的存貸款利率?!捌鋵嵨覀兊淖罴巡呗允亲屵@兩個軌道的利率逐漸統(tǒng)一,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市場改革?!币拙V說道。
來源:北京商報